一、匈牙利鋁廠廢物池毒液泄漏
2010年10月4日,匈牙利一家鋁廠廢物池發生泄漏,約100萬立方米含有重金屬的紅色廢液淹沒了附近多座村莊,流入途經多國的多瑙河,造成9人死亡,150人受傷。這是匈牙利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
二、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案最終宣判
6月7日,印度法院對1984年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做出判決,對7名事故直接責任人予以最少2年有期徒刑的懲處。此事件迄今已陸續致使超過55萬人死于同化學中毒有關的肺癌、腎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萬博帕爾居民永久殘疾。博帕爾毒氣泄漏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之一。
三、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達成新協議
2010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規定遺傳資源利益分配的《獲取與惠益分享名古屋議定書》,并提出了“名古屋目標”,要求“在2020年前,至少要在17%的陸地和包括公海在內10%的海域建立保護區”。
四、地中海地區開始強制淘汰危險化學品《巴塞羅那公約》實施進入新階段
地中海盆地地區和歐盟的21個國家于6月16日正式啟動逐步淘汰危險化學品強制性措施,其中包括廢水所含的危險化學品、用做農藥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滴滴涕及其剩余庫存,計劃在2015年到2019年間執行。各國開始將口頭承諾付諸切實行動,標志著《巴塞羅那公約》步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五、歐盟未來十年新能源發展戰略出臺將投資1萬億歐元以滿足能源需求
歐盟委員會11月出臺新的能源戰略文件《能源2020》提出,未來10年將投資1萬億歐元以滿足歐盟能源需求,從提高能效、完善統一能源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研發和創新、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以及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用得起的能源5個重點領域著手確保歐盟能源供應。
六、墨西哥灣490萬桶原油泄漏
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位于美國墨西哥灣的一座鉆井平臺發生爆炸并引發大火,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直至9月19日才被成功封堵。據美國政府數據顯示,事故共造成原油泄漏490萬桶,其中410萬桶流入墨西哥灣,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
七、俄羅斯暴發大面積森林火災
7月下旬以來,俄羅斯因高溫和干旱暴發大面積森林火災,損失十分慘重。此外,海地等地發生強烈地震,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罕見洪災,歐美多國遭遇特大暴風雪,中國西南地區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旱……2010年,全球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頻率之高、強度之大、范圍之廣,為歷年罕見,促使人類必須認真對待氣候變化的事實。
八、坎昆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均衡成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六次締約方會議11月29日~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大會所達成的《坎昆協議》在適應、技術轉讓、資金和能力建設等問題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這一折中、平衡與靈活的“均衡成果”被認為是國際社會在重建未來氣候談判的信心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九、9種新增POPs被全球禁用總禁用量已增加到21種
《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POPs公約)修正案于8月26日通過生效,對9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自然環境的新POPs實現全球禁用。至此,列入全球禁止生產和使用的POPs數量已增加到21種。
十、全球禁汞限汞進入實質性階段
關于擬定一項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汞文書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次會議(INC1)6月在瑞典召開,公約談判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談判委員會決定從2010年6月到2013年年初,召開5次會議,制定出關于汞污染控制的國際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