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張文臺率領的2011年中華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新聞采訪團抵達江蘇,未來5天采訪團將深入常州、無錫、蘇州等地對太湖治理情況進行采訪報道。為此,江蘇專門召開中華環保世紀行在江蘇采訪活動暨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龍生,副省長徐鳴出席會議并講話。
據介紹,中華環保世紀行是我國環保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已連續開展18年。該活動由全國人大環資委牽頭,中宣部等14個部門共同組織,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參加。
今年,中華環保世紀行將赴太湖流域有關地區進行采訪,就“十一五”期間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基本經驗和主要成效,沿太湖地區積極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做法做專題報道,進一步推動“十二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促進流域水質全面改善。
會上,朱龍生介紹了近年來江蘇省各級人大依法治太的工作和體會,包括以立法的手段引導環保制度的創新,履行監督職能推進環保法律法規的實施,創新人大聯合治太機制,從而推進太湖治理。
徐鳴說,2007年無錫藍藻事件發生后,江蘇省委、省政府把太湖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下決心根治太湖水污染問題,努力讓太湖這顆“江南明珠”重現碧波美景。
徐鳴指出,幾年來,江蘇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太,一手抓應急防控,一手抓長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連續三年實現國務院提出的“兩個確保”目標,即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2010年太湖富營養化狀態由中度改善為輕度,湖體氨氮、總磷、總氮、高錳酸鹽指數都有所下降,尤其是15條主要入湖河流劣五類河流,由2007年的9條,到2010年年底減少到1條。
徐鳴還介紹了“十二五”期間太湖治污情況。他提到,“十二五”期間江蘇治太總的目標已經確定: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促進太湖湖體水質總體保持穩中趨好,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分別保持在Ⅲ類、Ⅱ類、Ⅳ類水平,總氮指標有所改善,為2020年使太湖水質基本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