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生動體現,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亟需社會各界的深度參與,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既需要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人群廣泛參與,也需要專業人才發揮優勢和特長。為進一步推進蘇州高新區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不斷壯大生態環境志愿者隊伍,以此帶動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綠色環保的行列中,根據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關于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環宣教〔2021〕49號)文件要求,結合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特點,制定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為導向,大力發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壯大生態環境志愿者隊伍,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制度,形成覆蓋廣泛、機制健全、管理規范、服務完善的志愿服務體系,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延伸到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方方面面,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增進民生福祉作出貢獻。
二、 目標任務
(一) 動員整合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
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區文明辦,區社會事業局、文教、共青團、婦聯等單位,在堅持志愿參與和社會化動員的基礎上,廣泛動員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加入生態環境志愿服務行列。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高校社團等結合自身優勢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鼓勵和支持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優秀人才和公眾人物加入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鼓勵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和職工主動參與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形成廣泛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力量。
(二) 發展培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
加強對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的培育扶持,通過政策引導、重點培育、項目資助等方式,建設一支樞紐型、支持型、社會影響力強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支持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通過承接公共服務項目、積極參加公益創業和公益創投、爭取政府補貼與社會捐贈等多種途徑,妥善解決志愿服務運營成本問題,增強組織造血功能。鼓勵建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與政府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溝通交流平臺,鼓勵銀行、各類事務所等專業機構為志愿服務組織提供便利。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的管理制度,加強業務指導,促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組織規范發展。
三、 實施內容及過程
(一)宣傳動員
時間: 2月
形式:蘇州高新區治污攻堅公眾號及蘇高新環宣微信小程序推送宣傳頁
以圖文的形式廣泛宣傳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對各領域各行業的企事業單位進行發動和引導,提高自覺參與的積極性,擴大志愿者隊伍。
(二)報名登記
時間:3月-長期
報名方式:
1、通過蘇州高新區治污攻堅公眾號及蘇高新環宣微信小程序報名鏈接(網頁版/二維碼版)下載表格報名。
2、通過蘇州高新區263專項行動公眾號和蘇州高新區環保產業協會官網下載報名表,填寫報名反饋郵箱。
(三)組建隊伍
時間:3月-4月
內容:收集整理篩選志愿者人員名單,組織審核,確認入選的志愿者聯盟的團隊或人員名單。并按照便于組織及特長的原則,合理劃分志愿者聯盟小分隊。
初步隊伍建設:
1.機關志愿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婦聯、共青團、法院、檢察院、人大、政協涉及環保的各部門等(重大活動的參與)
2.專家志愿隊:醫療、法律、污水公司、科研企業、高校、行業性企業、各級環保專家庫成員等(活動技術支撐)
3.企業及社區志愿隊:區內各企業、中小學校、轄屬社區、社會組織機構、社區服務中心和各級環境教育基地等。(活動策劃與參與)
4.其他:新聞媒體 (活動宣傳報導)
(四)專業培訓
時間:4月
內容:
1、對志愿者隊伍建設組織機構架設、人員分組、制定管理制度等進行培訓。
2、志愿者崗前培訓:志愿者工作職責、工作制度、活動策劃、服務過程等。
3、項目專業知識培訓:根據各隊伍性質,分別進行環保法規、環境管理事務、現場執法監督等專業性的課程培訓。
4、通過前2輪培訓后初試,刪選符合要求的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志愿者隊伍管理及志愿者活動策劃、活動宣傳、活動組織、活動成果考核等培訓。
(五)志愿服務啟動
時間:5月- 長期
內容一:5月初
1、 環保形象代表、關聯的文化用品建設
發動志愿者征集高新區環保志愿服務隊伍品牌形象,刪選入選的作品,對品牌形象進行推廣,同時涉及開發相關的文創產品,作為環保主題活動及區域交流推廣的宣傳品。
2、 高新區環保志愿者隊伍成立儀式結合6.5世界環境日環保宣傳活動:1籌備開幕式(線上、線下視疫情管控要求),發布蘇州高新區環保志愿服務隊伍品牌形象LOGO以及相關文創產品。2為蘇州高新區環保志愿服務隊伍授牌并為第一批志愿者頒發證書。3、建立環保小記者站等
3、 活動廣宣
1)通過蘇州高新區263專項行動公眾號、蘇高新環宣微信小程序、蘇州高新區環保產業協會公眾號及官網推送相關報道、制作專欄。
2)通過新聞媒體、引力播、蘇州日報高新專欄等專題報道。
內容二:長期
1、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圍繞減污降碳、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綠色低碳生活和消費方式轉變等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作和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開展環保宣傳活動。(1個月2次活動安排)
2、環保主題紀念日活動。采取組織重要環保紀念日活動、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開設環保公益課堂、制作環保主題文化作品和宣傳品、發起綠色倡議、舉辦圓桌對話、組織自然觀察和體驗活動等方式,開展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根據紀念日及活動設施開放情況安排)
3、生態環境社會監督。組織志愿者依法有序參與監督、舉報和曝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違法行為及影響公眾健康的行為等。(常規性活動,同時可考慮設置環境圓桌會議,協議解決)
4、綠色低碳實踐參與。在各個生態環境領域開展不同類型的綠色低碳實踐活動,包括組織志愿者開展人居環境維護、綠化美化、自然保育、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的活動,組織參與綠色生活創建活動,推動公眾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倒逼和帶動綠色發展。
5、國際交流合作。結合區域招商,圍繞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節能降碳等重點領域和主題,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國際綠色學校創建等,動員志愿者隊伍利用自身資源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民間合作等相關活動,展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增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了解。
(六)考核及激勵機制:
1、考核指標:年度服務時間、活動策劃、活動影響力、活動宣傳。
2、志愿者獎勵:
1通過服務時間、服務評價,星級認定,典型宣傳,榮譽表彰等方式激勵志愿聯盟的團隊。將志愿者團隊設定等級服務時間超過一定時間的,可以晉級。晉級到一定等級可評選志。
2每年舉辦1次評選優秀志愿者活動。
3優秀的志愿者向上級部門推薦,申請專項獎勵資金。
請掃如下對應二維碼進行報名